
侄子今年生國三,暑期仍天天上課,由於老師暑期工作多(聽說),所以需要家長輪流去課堂上監督,我的時間容易調配,所以家長就由我替代。
去之前,問侄子,要不要我帶動唱?要不要說笑話?要不要和大家閒聊?侄子很酷的說:不用,你只要坐在那邊看書就好,老師不准我們講話的⋯⋯
老師的位子,果然好威權,和侄子吵著說要和他坐,說這威權的椅子我坐不下去,侄子冷笑的說:我旁邊沒空位。
家長輪值表有一項需要注意事項,四不原則:.不走動(不轉頭) .不講話(不討論) .不睡覺(不趴著或撐著頭) .不做與讀書無關的事(寫紙條、塗鴉、發呆⋯⋯等)
慶幸自己早已遠離學校且沒有小孩,受不了學校定的規矩,幾十年過去,還是這麼制式化。
有兩件事也覺得有意見,原來現在學生對答案時,D是唸成豬,例如,原本是CABD,要唸成CAB豬,這是怕混淆唸不清B和D,那英語系國家要唸什麼呢?
令一件事,我不認識班導師是哪一位,所以看到老師也不認識,直到一位老師走進走出,訓斥學生,我才確定這老師其實早在我在走廊等待時,已經看到我,明明知道會有家長來替代監督,居然不和家長打招呼,連我都已經坐在講台的位置,老師還是裝作沒看到我,進進出出,進進出出,就老是看不到我,直到我速速找到一個機會主動和老師打招呼,介紹自己是誰的家長,老師之後才會和我稍稍點頭。如果一個老師自己都沒有基本禮貌,你怎能期待孩子是有教養的?

2 則留言:
四不原則我一樣都做不到,呵!
覺得像是在整人!
是低,我也受不了.
學校就是在整學生和家長.
張貼留言